首页 行业分类
盘点2015中国钛工业:从“钛难”中突围
日期:2016-03-01  来源:中国有色网

   盘点2015中国钛工业,可以用简单的文字概括复杂多变的钛产业运行环境:推陈出新,产业格局发生微妙变化;困中思变,难中突围逐步迈向“钛好”;亮剑出招,八仙过海谁显神通。
  2015年,对于中国钛产业是十年大发展的分水岭,是成为钛产业大国迈入“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尽管“十一五”、“十二五”的10年,我国钛及钛加工企业遭遇了“过山车”式的发展,但细细梳理,这10年无凝奠定了中国钛工业从低端制造转型逐步迈向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蜕变。
  与黑色金属钢铁,有色金属铜、铝等金属发展历史相比较,钛产业发展刚刚经历了从“幼儿期”向“青春期”的过渡。从6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看,速度之快,成就之大,充分展示了钛产业前景的朝阳性与经济发展的需求性。虽然发展中出现了产能过剩导致的价格大滑坡,但那只是“青春期”叛逆的现象,相信在“十三五”期间定实现纠偏。

 

推陈出新:产业格局发生微妙变化
2015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十二五”收官“十三五”揭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015年,对于中国钛产业来说是十年大发展的辉煌落笔。因此,需要简约回放我国钛产业十年发展的历程,才能看到“钛难”朝着“钛好”转型升级的跨越--2004年底,我国海绵钛产能仅为4500 吨。其中遵义钛业3000吨,抚顺钛厂1500吨,这时国内只有两家海绵钛企业。
  2005年底,我国海绵钛年产能已达13000吨,其中遵义钛业为1万吨/年,抚顺钛厂为2000吨/年,辽宁朝阳百盛锆业有限公司为1000吨/年。遵义钛业率先成为我国第一家5000吨级海绵钛产能的规模化企业,当年连跨5000吨、1万吨产能的台阶。这一年我国海绵钛产能比上年增加8500吨,企业增加为3家。海绵钛价格一路攀升,最高接近30万元/吨,利润空间极其诱人,导致“十一五”开年的2006年服装商、房地产商等风起云涌,重金投资海绵钛。“钛热”席卷钛产业,国内出现“钛”赚钱的热浪。
  2005年6月,记者《走进钛工业关注钛发展》中提出:“国家应从宏观控制入手,建立完善的准入机制,把现有海绵钛企业建设成我国经济规模的海绵钛资源型企业,以保障钛矿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同时,建议“现在对海绵钛行业跃跃欲试的一些地方政府、投资商还是应冷静而思,冷静而行,仔细分析这‘热’起来的市场背景,千万不要在‘冷热’之中‘赔了夫人又折兵’”。
  遗憾的是“十一五”期间,在利益驱使刺激下,钛及钛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袭来,海绵钛企业从南到北一片“钛热”。国有、民营共发展,大大小小的海绵钛企业由2005年的3家增加到20多家,产能由1.3万吨膨胀到15万吨左右。“十一五”初期掀起的“钛热”也在“十一五”后期开始降温,“十二五”则是一些盲目投资商、盲目扩产企业悔不当初。这期间有倒下的国有海绵钛企业(抚顺钛厂),有损失惨痛而关门的民营投资商(贵州西南钛业等),有被兼并收购的民营企业(宝钛华神、遵宝钛业)。有“后发制人”的国有新建钛厂(双瑞万基),有“后发赶超”的民营企业(朝阳金达)。钛加工企业出现新生代西部超导、湖南金天、云南钛业、西部钛企联等。
  产能过剩导致钛产业严重透支、稀薄了企业利润。“十二五”期间钛及钛加工企业纷纷感受到了市场劲吹的寒风,2014年、2015年几乎是全行业亏损。尽管国家先后几次出手收储海绵钛及钛锭,但仍然无力扭转产能过剩的势头。于是,市场以“不相信眼泪”的规律对产能过剩进行洗牌,在优胜劣汰、推陈出新的生存法则中,钛产业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宝钛集团周围的民营企业或多或少分走了一些宝钛集团民品市场的“奶酪”,导致民品利润严重稀薄甚至亏损,西部超导则成为高端钛材领域的后起之秀。
  海绵钛企业中,新建的国有企业双瑞万基,民营企业朝阳金达、宝钛华神、朝阳百盛等抢去了遵义钛业的大部分市场份额,致使遵义钛业市场占有率从85%滑落到目前的20%以下。我国建设的第一家国有钛厂抚顺钛厂终因“体力不支”而倒下。以质取胜的朝阳金达成为西部超导海绵钛主要供应商,谋求做大与船舶形成上下游链条关系的双瑞万基终于在2015年的海绵钛实际产量中位居全国第一,遵义钛业保持了40多年的“全国第一”位置被双瑞万基替代。
  “十二五”期间,一场由产能过剩引发、市场竞争相互制衡的格局在钛产业自身的修复过程中出现了“推陈出新”的变化。当然,不可否认在产能过剩的亏损阵痛中,也练就了一些钛企必须“看进去未来,靠智慧生存”的本领。
困中思变:难中突围逐步迈向钛好
困,陷在艰难痛苦或无法摆脱的环境中。陷在产能过剩困境中的钛企虽然活得很痛苦,但顽强努力摆脱痛苦已成为众多钛企困中思变的选择,并且把思变落实到了转型的生产经营之中。
  不管是海绵钛企业还是钛材加工企业,几乎都在产能过剩中反思过剩的根源。盲目跟风引发的产能过剩已经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仅仅停留在“价格战”中博弈最终是没有前途的。综合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钛工业之路,比对钛工艺技术、钛产品品质,使钛企在竞争中形成了共识--过剩的是低端产品,而高端产品依然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宝钛集团、西部超导的军工产品、高端制造产品价格明显高于其他产品,自然采购的海绵钛价格也是相应的水涨船高。宝钛集团、西部超导采购的海绵钛价格已经成为市场风向标,而能成为其海绵钛供应商的企业往往在潜意识里获得了品质的认可。不约而同,追求钛的高端制造已成为钛及钛加工企业共同努力的方向。
  平凡的事情做到伟大,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低端产品就会转型步入到一个高端平台,产品便能在用户那里赢来良好的口碑。
  朝阳金达是一家民营海绵钛企业,能成为西部超导的主供应商,这与其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是有一定关系的。在小粒度海绵钛的挑选上,他们沿用了老祖先留下的筛子,培育了“最土”的筛子分离挑选,却孕育了西部超导认可的品质上佳的小粒度海绵钛,并用到了军工等高端钛材上。朝阳金达海绵钛质量向高端看齐,专用生产的低氧海绵钛,氧含量分布均匀,目前他们生产的专用海绵钛已经被上海一家客户用于医用毛细管。据悉,上海客户使用后成材率明显提高,产品性能提升,已经应用于医疗钛合金中。
  宝钛华神大量海绵钛供应宝钛股份用于军工等高端钛材制造,还销往西部超导等高端客户。
  老牌国有企业遵义钛业尽管市场份额被产能过剩大幅稀释,但仍然不气馁,继续做好宝钛、西超、宝钢、云钛、金天等重要客户的供应。年末,遵义钛业提出了2016年“打造精品年,完善精品线,助力精品钛”的高端精品理念。
  后发崛起的国有企业双瑞万基从低端向高端迈进,专门选用几套还原蒸馏系统来探索生产高端海绵钛产品,以满足西部超导等高端客户的需求。
  产能严重过剩的海绵钛企业已经意识到拥有高品质才能化解风险,才能赢得市场的尊重。同样钛材加工企业也不甘示弱,更是朝着高端“智”造化方向迈进,被“钛困难”逼上了高端制造的“梁山”。
  伴随C919大飞机的下线,航空钛材的探索者宝钛集团高端钛制造件露出了水面。据CCTV报道,宝钛股份承担的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 4500米潜水器TC4载人舱球壳”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对促进我国深海探测装备研发制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升海洋资源利用水平,进而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据了解, 宝钛股份通过钛合金薄板材工艺研究,建立了国内唯一的钛合金薄板材生产线,所生产的产品可以满足国际宇航级标准,是世界同行业为数不多的掌握航空用TC4薄板材工业化生产技术的企业之一。首次挤压出“L”、“T”、“U”钛合金型材,填补了我国钛合金型材空白,通过研制大规格钛合金锻件,可满足我国大型飞机用钛合金材料的使用。
  在多个细分领域领跑国际高端钛合金及超导材料市场的“后起之秀”西部超导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用特种钛合金棒丝材生产线,以及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化低温超导线材生产线,具备年产航空用特种钛合金铸锭6200吨的生产能力。
  另外,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瞄准高端技术谋发展,一面在国内把发展的触角伸向民品用钛、钛合金手术器械临床化领域,一面又携手独联体钛协谋钛产业发展高端,旨在不断提升云南钛业钛加工等核心竞争力。前不久,云南钛业“氩气保护钛带卷退火工艺及装备”获德国发明专业授权。攀钢研究院成功轧制宽幅纯钛卷,标志攀钢热轧宽幅(1800mm)钛卷的诞生。
  面对“十二五”的“钛难”,众多钛及钛加工企业倾力向前,助力转型迈向高端制造力的“钛好”,必将推进“十三五”钛产业稳定健康、科学有序地向前发展。
亮剑出招:八仙过海谁显神通
“钛难”是动力,“钛好”是活力,“亮剑”是实力。酒好也怕巷子深。
  2015年,记者采访钛产业感受最深的是,不管是海绵钛企业还是钛材加工企业,面对风云突变的市场都“钛难”。但在“钛难”的动力中用智慧打拼“钛好”,才能使活力显现。
  5月底,记者在陕西宝鸡钛展上感受到了钛世界的五彩缤纷,听到了产能过剩引发“钛难”的对话,看到了“钛好”的产品层出不穷、琳琅满目。宝钛集团把其生产的大量用钛骨制造的小飞机也搬到了展厅来“秀肌肉”;钛材加工企业把做工极为精制的钛板、钛锭、钛卷、钛管等都展示了出来;宝钛金属制品公司等多家民品用钛企业展示出钛锅碗瓢盆、钛眼镜架、钛手表、钛手链等产品。可以说,展会上展出的不同种类的工业、民用钛制品就像钛世界的博物馆一样,缤纷多彩。
  但是,记者虽身在展会现场,却也能感受到产能过剩、同行竞争激烈的“火药味”。不少企业展出的钛制品相互间有些雷同,细分领域特色鲜明的东西不是太多。虽然,由“钛难”向“钛好”迈出了第一步,但离唯我独有、唯我独优的个性产品,尤其是民用钛品并非十分突出。这是值得钛企业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产品有自身的特色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
  展会现场,抱团取暖的西部钛企联创新了属于自己的“互联网+”,尽管仍在探索之中,但其个性化、特色化、包容性、互补性的特征使其独具特色。
  在宝鸡钛展中心,记者采访民营企业“王老师钛材”时,王老师指着展厅周围的布展企业说:“这些企业80%~90%当初都是吃遵义钛业的‘奶’(海绵钛)长大的,如今都各显神通了。”
  说得真好,从海绵钛供不应求到产能过剩,从产能过剩到“亮剑出招”的各显神通,恰好浓缩了2005年~2015年,10年我国钛产业格局发生变化的全过程。
  亮剑需要实力守护,也需要理念助推。在各显神通的化解市场压力中,有一家见缝插针推介自己的民营民品钛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11月底,在“全球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盛宴的展厅上,有一家涉钛企业在盛宴中闪烁。它就是苏州鑫精艺钛制品有限公司。这家钛企用独特的眼光聚焦在这个拥有高端客户的高端盛宴上,能在“开阔全球视野,提升国际思维,创新众筹模式,构建互联平台”的顶尖论坛上亮相,足以说明这家涉钛企业真正瞄准了民用钛品高端客户的领域,这正是亮剑出招显神通独具一格迈高端。



  中国钛工业,2005年前“钛少”。2010年起“钛剩”。
  中国钛工业,2015年“钛难”,却在“钛难”中逐步迈向高端“钛好”,若“十三五”进一步提升“钛优”,这才是“亮剑出招秀肌肉”的实力。
  无论如何,中国10年钛产业大发展都写在“十二五”翻篇的日历里,迈入“十三五”的中国钛产业发展基本面是好的,但也面临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要正确分析产能过剩的成因,如产能过剩有结构性、体制性、供给性的原因。钛产业要勇于面对困难,化解产能过剩,努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扎扎实实迈上健康、科学、持续发展的新台阶。

 


 

钛镍之窗网在转载作品中如侵犯了作品著作权、版权、署名权和其它问题,并非出于本网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