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分类
秉承报国之志践行强国使命———记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获奖单位宝钛集团
日期:2023-03-30  来源:中国有色网

3月19日,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宝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钛集团)荣获中国工业大奖,是钛行业唯一获奖单位。中国工业大奖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被誉为中国工业的“奥斯卡”,代表我国工业化的方向、道路和精神。

宝钛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雷让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宝钛集团获评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不仅是对宝钛集团成绩的认可,更是对整个钛行业发展的肯定。作为我国钛业发展的引领者,宝钛集团挺起了中国钛业高质量发展的“脊梁”,在我国钛行业的发展进程中,绘就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最初的“三线”建设老厂到如今的现代化钛企,从单一的钛加工到全产业链发展,从起步的艰难摸索到不断地突破技术壁垒,从满足国内需求到跻身国际市场,从实施强企战略到荣膺中国工业大奖,从一片空白到绚丽多彩……宝钛集团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持创新发展,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引领着钛产业的健康发展,见证着我国钛业的蝶变与腾飞。

钛材先锋

扛起产业报国重任

钛,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钛合金具有耐高低温、抗强酸碱、高强度、无毒无磁、可焊接性强等一系列特质,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石油、电力、医疗、建筑、体育用品等领域,因其优异的性能,成为国防军工、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

我国钛产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始建于1965年的宝钛集团,现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以钛及钛合金为主导产品的稀有金属材料专业化生产科研基地。

2020年11月10日,搭载着万米级载人潜水器球舱的“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奋斗者”号钛合金载人球壳,正是由宝钛集团研制生产的。

在宝钛展览馆里,记者见到了这个银色的“深潜器载人球壳”,载人球壳由两个半球焊接而成,除孔座外,整个球壳只有一道焊缝,采用半球整体冲压成型的方案,进一步提高了载人球壳的安全可靠性。

“只有焊接的缝少了,不确定性小了,在深海的未知环境中,才能抵御各种突发情况。”宝钛展览馆相关负责人赵锋兵向记者介绍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主题为“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的“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在4500米钛合金载人球壳前,对宝钛集团给予了充分肯定。记者在赵锋兵脸上,看到了作为一名宝钛人的骄傲与自豪。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宝钛集团的每一步都践行着兴钛强国的历史使命。从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到第一颗软着陆卫星返回地面,宝钛集团都参与其中,为国之重器提供关键材料保障,在我国钛工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宝钛集团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凭借自身实力,辐射周边地区,带动着宝鸡市钛及稀有金属产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宝鸡·中国钛谷”应运而生。

目前,在宝鸡市,众多中小型钛企已成为宝钛集团配套企业,实现了深度融合,在原材料供应、钛熔炼、钛锭锻造开坯、钛板轧制、钛设备制造等环节,与宝钛集团充分协作,共同促进我国钛产业集群化、集约化发展。

科技创新

加快自立自强步伐

宝钛集团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实现我国钛材料关键核心技术自立自强。

“技术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宝钛集团副总经理王俭说,宝钛集团致力于高端前沿钛合金材料研发,研制的真空蠕变校形炉,解决了困扰我国钛工业多年的高性能钛合金板材校形、残余应力控制难题,为我国钛工业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前后用了近10年的时间,才将钛合金的三大技术短板逐一突破。”谈到科研成果,王俭如数家珍。

2022年,宝钛集团科研创新亮点纷呈。航空航天紧固件用钛合金大单重盘圆丝材研制取得重大进展,2种牌号、7个规格丝材均达到性能要求;航空用钛合金薄壁型材突破“卡脖子”技术,通过装机评审;成功研制出单重8.7吨1000MPa级高强韧钛合金板材,单重、长度均为国内之最;攻克高强高韧钛合金厚板高效精密焊接、激光复合焊接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2022年,公司技术升级工艺研究项目主要有电子束冷床炉熔炼镍、锆扁锭产业化工艺研究,宽幅板坯制备工艺研究,大规格、大单重优质TC4、TA15钛合金铸锭制备技术研究等。”宝钛集团副总工程师、科技部主任冯永琦介绍道。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一直流淌在宝钛集团的血脉中。“科研是传承,是一代又一代人成果的积累。”谈到宝钛集团的科研创新之路,宝钛研究院副院长王小翔深有感触。

宝钛集团建厂时,我国的钛工业才刚刚起步,没有外部的支持,各方面都是从零开始,每一个零的突破,背后都是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现在,通过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我国钛工业的科研体系正在逐步完善。”王小翔说,宝钛集团将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改革科研创新评价激励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科研工作提前做,才能在订单抛出的时候,牢牢抓在手里。”王俭说,宝钛集团强化应用研究,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2022年,宝钛集团研制的管材与卷材均取得新突破,例如,TA18管材首次在航空液压管路系统实现进口替代,航天用泵和叶轮逐渐实现首批次交付,高品质钛合金冷轧卷批量应用于折叠手机。在这一过程中,宝钛集团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断提高。

未来,宝钛集团还将在高强高韧钛合金、高温钛合金、海洋工程用钛合金、特材装备等研发项目中加大科研力度,以高质量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我国航空、航天、海洋、化工、电力等领域的发展,为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军民融合

构建稳固发展格局

“稀有金属最可贵,战略前途更辉煌。”在新落成开放的宝钛展览馆内,一幅题词引人注目。讲解员介绍,这是1981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来宝钛集团(原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视察时将陈毅同志的诗句题词赠送的。

钛,源于军工,兴于民用。“军民融合不是近几年才提出的,而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雷让岐介绍道,1982年,方毅第二次视察宝钛集团,亲自主导成立了全国钛应用推广小组,打开了钛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大门。

“中国的钛工业不同于其他国家,构建符合国家战略的产业结构,才能支撑产业健康平稳发展。”雷让岐表示,宝钛集团还将积极探寻新的钛应用场景。

宝钛集团矢志不渝践行着兴钛强国的历史使命,为我国各类型号飞机、航空发动机、航天器、深海装备等大国重器提供关键材料,被多家军工集团企业连续多年评为“优秀供应商”和“金牌供应商”。

为了更好地对客户开展个性化服务,2017年,宝钛集团成立了军品部,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管理,这一举措也使宝钛集团在军工领域拥有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做到精准交付。”宝钛集团军品部副部长李斌说。

强国有钛,美好的生活同样要有钛,宝钛集团十分注重钛民用品的开发与应用。南京宝色股份公司作为我国非标特材装备领跑者,成功研制出单台重量超1250吨PTA高压反应釜,突破了国外关键技术壁垒,在特材装备制造领域解锁多项“零的突破”。

2022年,C919大客机圆满完成试飞任务,宝钛集团先后直接和间接地为C919大客机研制生产多种规格钛合金材料21项,保障供应了钛合金板材、棒材、管材和锻件等,实现了C919用钛合金材料国产化,为我国商用大飞机实现国产化助力。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宝钛集团聚焦绿色发展,在新能源领域用钛中实现了新突破。2022年,在北京冬奥会上,宝钛研制的氢燃料电池钛双极板成功应用于我国自主制造的氢能客车。

“尊重生态、尊重资源、尊重自然”是宝钛集团一直坚持的发展理念。宝钛集团坚守“共建绿色工厂、共享生态文明”的环保理念,注重环保设备建设和绿色节能技术投入,其钛材回收技术和生产线代表着当今世界钛材绿色生产的先进水平。

保证产品质量是门槛,也是底线。宝钛集团质量部副主任李渭清说:“前几年,宝钛集团质量检验进行了改革,从原来的出厂前统一检测变为每道工序的层层检测。”宝钛集团坚持关口前移,强化质量源头管控,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过硬的产品质量得益于宝钛集团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宝钛集团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AS9100宇航质量、ISO10012计量体系认证等国际知名认证,顺利拿到了进入国际钛领域的通行证,成为波音、空客、庞巴迪等国际知名企业的稳定供货商。

近年来,中国钛产品虽然获得多家国际客户的认可,但我国在国际钛标准领域仍是空白。2022年,在国标委和全国有色标委的带领下,宝钛集团积极投身国际标准研究,由宝钛集团代表中国主导制订的《钛及钛合金命名系统》和《焊管用钛及钛合金带材》等标准发布,标志着我国在钛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中国钛拥有了国际话语权。

“根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等国家指导性文件,未来,我们将逐步建立完善‘绿色评价’‘智能制造’‘双碳’等钛领域新型指标体系。”宝钛集团科技部主任冯永琦对进一步提升我国钛领域国际标准化和标准国际化水平充满信心。

脚踏实地,宝钛集团依靠过硬的技术、优良的品质、专业的销售团队支撑顾客服务体系的运作。“品牌是做出来的。”雷让岐看着会谈室里摆放的各类奖状和奖牌说,市场的认可和客户的肯定,是对企业最好的评价。

大刀阔斧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企业的发展不全是一帆风顺,也会经历低谷和阵痛。随着改革开放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宝钛集团逐渐显露出经营、分配和管理机制不灵活,市场竞争力不强,经营效益欠佳等问题,进入了企业发展的瓶颈期。

改革创新,是宝钛涅槃的必由之路。2017年,宝钛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将改革作为迸发企业发展活力的突破口,以市场化改革为抓手,大力推进经营管理体制和分配制度改革,充分释放内生动力,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宝钛集团将一个整体变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法人公司或模拟经营公司,给予下属单位更大的经营自主权,促其自主参与市场竞争,自谋发展;实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由绩效和基本保障收入两部分构成的新工资体系,绩效工资与产量、质量、安全生产和成本等要素挂钩,从根本上攻克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顽疾,营造了“上下一心谋发展”的积极局面。

踏上改革之路的宝钛集团,如获新生。2018年,宝钛集团改革成果初步显现,钛材产量增加,营业收入大幅提升,实现扭亏为盈,抢抓发展机遇,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2020年,宝钛集团持续深化改革,实现弯道超车,提出“15551”高质量发展行动纲领,为建成世界钛业强企打下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绘就发展新蓝图。2023年,是宝钛集团“两步走”战略第二阶段的换挡提速之年,宝钛集团将持续优化经营结构,不断提升盈利能力,进一步稳固发展态势。“宝钛集团将初步形成以宝鸡为基地、西安为枢纽、长三角为窗口、其他地区功能补充的发展布局,为实现核心业务走向中心城市、布局海外、迈向世界跨出坚实的一步。”雷让岐为宝钛集团下一步的发展指明新方向。

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宝钛集团发展历程中始终不变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宝钛集团构建了精益管理达标升级、持续改进的模式,大大提升了管理水平。”宝钛集团企业管理运行部主任耿爱武说。

宝钛集团注重科技人才培养,2022年召开人才工作专题会,强化行业领军人才和技术专家引领,首批聘任9名“宝钛专家”,高质量人才队伍为宝钛集团科研工作保驾护航。“宝钛专家”的聘任,标志着宝钛集团人才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为各项创新工作积累了强大智力支撑。

宝钛工匠

潜心一线大有作为

“想晋升加薪只能去管理岗位,可是,我在一线干了一辈子,去管理厂子真的能干好吗?”这样的疑问困扰着不少一线技术骨干,也同样困扰着宝钛集团的领导班子。

一线员工的晋升之路步履维艰……

“一线技术工人,也能跟厂长拿一样的工资。”2017年12月,在宝钛工匠命名暨科技表彰奖励大会上,9名“宝钛工匠”、9个优秀科技成果项目、10名一线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在会上受到表彰。宝钛工匠的设立,摒弃了“想晋升只能干管理”的老路子,打通了一线员工晋升的新路径。

2018年,宝钛集团全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完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体系,打通了全公司人才上升通道,在全公司范围内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能、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极大地激发了企业活力,提振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公司盈利能力和员工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

有盼头了,干劲自然就足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宽厚板材料公司热轧车间员工郭文生是改革的受益者。“我1993年进厂,见证了宝钛集团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宝钛集团一线员工人均工资实现翻番增长。“这些是实实在在的变化。”郭文生表示,十分感激宝钛集团提供的发展平台,他将立足本职工作,为宝钛集团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希望能在我退休之前,再培养出几个青年人才,希望宝钛越来越好。”郭文生道出了他的殷切期望。

宝钛集团坚持“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员工有获得感、幸福感的世界钛业强企”的企业宗旨,用实际行动细化到了每位员工的身上。“为了激活员工的主动精神和工作激情,我们打破了原有的工资分配制度,推行‘岗位+技能+贡献’的薪酬评定模式,建立员工价值、创造能力和贡献水平密切相关的薪资体系。”耿爱武说。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员工生活品质。宝钛集团坚持发展成果员工共享,不断实现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2年,宝钛集团继续为广大干部员工增加工资收入,加快工作环境的升级改造,为全体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的同时,增强了员工间的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精神。

牢记使命

讲好宝钛传承故事

回溯历史,展望未来。“老三线”是宝钛集团的标签,赋予了宝钛集团振兴中国钛工业的历史使命。沿着蜿蜒的山路,翻过一个个小山头,记者乘车前往清水河畔,探寻宝钛“出生”的秘密。

1965年,以“902”为工程代号,宝钛集团的发展历程便由此开始,从零的突破到自主研发,宝钛集团支撑了我国航空、航天、海洋和民用等领域用钛需求。穿过村庄,静谧的群山深处,盘山路的尽头,神秘的老厂房渐渐显露出来。天色渐暗,厂房灯光微微亮起,厂房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口号饱经岁月的沧霜,却仍然鲜红。58年过去了,当年的老厂有了新面貌。

走进板材厂,记者见到了宝钛工匠、板材厂老员工袁章伦,从学徒到师傅,他讲述着自己与宝钛的故事,也谱写着与宝钛的新未来。袁章伦说:“现在越来越多新鲜血液加入宝钛,相信未来可期。”生产线上,运转的机器轰轰作响,记者看到有许多年轻的面孔,一位青年员工神情一丝不苟,正在对刚完成冷轧工序的钛板材进行质量检测。

近年来,宝钛集团板材厂在产能上实现重大突破,从2000年的200吨飙升到2021年超2000吨;其批量生产的“硬核”品质产品,为品牌溢价的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透过老厂房的砖瓦,记者看到了当年老一辈宝钛人的心血与汗水。50年前,在这里,中国钛工业从无到有,在摸索中前进;50年后的今天,老一辈钛业人,回忆着青春,讲述着传承故事。

“902”是工程代号,也是一段历史记忆,更是几代人的青春奉献。青春奉献正当时,不负期望担重托。一代代热血青年加入宝钛集团,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的钛事业,中国工业大奖的获得凝聚着全体宝钛人的智慧与力量。

中国工业大奖是我国工业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奖项,要求获奖单位在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且为促进行业发展和增强综合国力作出重大贡献。因此,其申报过程十分严格,需要经过材料提交、推荐、评审、实地考察等一系列流程,且考察时间长。

“中国工业大奖是目前我们所接触的奖项中申报难度最大、周期最长的。”雷让岐回忆,“申报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申报成功离不开宝钛集团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大家向着同一个目标奋进,为大奖的获得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对于宝钛集团来说,获奖不是终点,而是新时代的起点。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站在新的赛道,宝钛集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扛起振兴中国钛工业的旗帜,吹响中国钛工业奋进的号角,意气风发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钛镍之窗网在转载作品中如侵犯了作品著作权、版权、署名权和其它问题,并非出于本网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