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金川WP生活区
题记——
2016年,我和同事匆匆背起行囊,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从地处中原与新疆咽喉要道的甘肃金昌辗转来到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度尼西亚。在人迹罕至、灌木丛生、蚊扰肆意、晴雨无常的奥比岛,我们一呆就是三年。
时间给予我们无穷的热带记忆,也给了这里天翻地覆的变化。
1号线终于打通。这意味着印尼红土镍矿项目全部建成投产。
刹那间,我有种感慨万千的感觉。
屈指算来,我在距家万里之遥的荒岛上已度过三个春秋,一千多天。时间过得好快,也过得好慢。快的是,每天忙忙碌碌,很多时候过着睁眼上班、闭眼睡觉的打仗一般的日子;慢的是,基本所有物资,哪怕一个螺丝钉都是从遥远的祖国漂洋过海,一步一步来到孤岛的。我们每个人都感受过有人无机械、有机械无人的窘状,感受过大雨倾盆、连续不停带来的泥泞心情,感受过心急如焚、望洋兴叹……
三年来,我亲眼见证了,拥有世界先进冶炼技术的现代化镍铁生产基地,在茫茫大海偏远孤岛上从无到有,在海天一色中熠熠生辉。
这,是金川的壮举。
2016年12月23日,作为金川建设印尼项目部一员,我辗转三次飞机,又在海上乘着风浪漂了30多个小时,最后晕晕乎乎来到奥比岛镍铁项目现场。
面对着蔚蓝无比、美丽平静的大海,面对翻滚着红土的正在平整的施工场地,我内心有点胆怯,却又无比充盈。心里默想:“未来的日子,无论怎样艰难,我都要面对。能够来到这个神奇的地方,见证金川红土镍矿的成长,也为我平凡人生添了一抹彩虹。”
然而,初来乍到的新奇,很快就被以下事实浇灭:蚊虫叮咬、湿热高温、水土不服、饮食单一、与家人失联、语言不通、风俗差异、工作遇阻、连续降雨……
一件一件,真是烦人!
万事开头难。熬过三个月后,身体心情渐渐归于平静。
2017年,我们在风雨泥泞中走过第一个年头,一切生产组织因着连续280天的降雨几度无法推进。项目部边看天气边计划安排,边修路边开挖基础,边施工边总结经验,争分夺秒抢工期,白天、晚上几身泥泞、几身汗水。大家心里很清楚,困难终会解决,但解决问题的过程实在太煎熬。
2018年老天很争气,施工现场各项组织趋于井然。虽然几度因设计、船运、人力组织、劳工局检查等受阻,但总算是在摇摇摆摆中坚定地走过来了。其中的艰难,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体会。
电厂外景
2019年,项目进入攻坚阶段,天气更是给力,大伙儿大干快干。印尼金川WP、金川维誉建筑、山东耀华、甘肃火电、宏桥气体、瑞民混凝土、中设海运、印华船务等充分发扬团结协作精神,项目施工似大海波涛,后浪推前浪,逐项完成:5月28日首条生产线——4号线投产,7月28日3号线投产,9月28日2号线投产,10月29日最后一条线——1号线投产。
作为后勤人员,我还算是幸运的,因为我不用长时间经受现场的太阳暴晒和大雨倾盆。成本核算工作,先期十多家参建单位多头关联,运营头绪众多,杂乱无章,致使很多工作无从下手,几经讨论、沟通、协商甚至“吵架”,最后工作逐步捋顺。
在偏远孤岛,食材供应紧张,尤其蔬菜奇缺,有钱没处买。可肚子吃不饱、吃不好,哪来力气和心情干活。项目组与当地供应商、船运商反复协商议价,多次往来莱维岛、特尔纳特岛,最终确定4至5家供应商供应食材。之后,项目部食堂一直运营平稳,虽然蔬菜品种少,但基本能够调和大家的口味。在异国他乡能吃上可口的饭菜,谁都不能忘记我们的大厨张聚财师傅。
4号线电炉产出镍铁
回头细想,还真有很多刻骨铭心的事儿——
无法忘记2017年2月6日出海到莱维岛采购,在回岛途中遭遇大风巨浪袭击,三小时后才安全登岛;无法忘记驻岛工作艰辛、生活单调,全体人员大多时候用工作排解孤独,夕阳下周长不到100米的院子里,项目部十几个人转圈走路,七八个人在中间打羽毛球,形成独特风景;无法忘记每逢有休假人员回国,大家一起在食堂包饺子,嚷嚷着让他们发红包——回家休假前发红包成了项目部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无法忘记项目部驻地蛐蛐泛滥,半夜起来抓蛐蛐;无法忘记食堂餐厅成了“小强”(蟑螂)主战场,我和张姐隔三差五用开水一遍一遍与“小强”战斗;无法忘记每当夜幕降临时,办公室、会议室透出同事们加班加点的灯光,日复一日;无法忘记在刚刚闭上眼睛要进入梦乡的时候,黎明已经来临……
项目快结束了,每个人都要回到不同的岗位继续各自的人生精彩,很是不舍。三年的情谊何止是一支笔、一张纸可以书写清楚的,在岛上经历的一幕幕,早已镌刻在我内心最深处。
感谢与我携手战斗的领导、同事,他们给了我力量、依靠、信赖。像战友一样的同事,我被他们黝黑的脸庞、疲惫的眼神、肆意流淌的汗水、衣衫上的汗碱无数次感动,我也被自己感动。
感动自己和大家一路走来的坚强,感谢这三年带给了我一生的记忆!
晚饭后员工到海边看夕阳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