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钛业资讯 » 钛资讯 » 正文

拼搏,只为创造新的“中国深度”——记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钛合金研究部副主任雷家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09  来源:中国有色网  浏览次数:66

“从事科研20多年,能服务于国家工程,让我感到很自豪。”谈及自己正在主持的“全海深载人潜器用钛合金载人舱研制”关键技术研究工作,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钛合金研究部副主任雷家峰最大的感受是,赶上了国家科技迅速发展的好时候。
雷家峰1987年考入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物理系应用物理专业学习,1994年考入中科院金属所读博,后留在钛合金研究部工作。
“研究钛合金,我认为是干一辈子都值得的事。”雷家峰说,从研究生阶段开始,他就跟随导师参与了国家级项目,树立了“以用为本”的科研理念。后来,雷家峰把结构钛合金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开始从事先进钛合金材料及工程应用研究,并先后主持完成10余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在先进飞机、航空发动机、水中装备等领域的多个重点工程中得到应用。
2014年,又一个国家级工程找到了中科院金属所,这次是为了我国“万米级载人潜水器”的球壳选材。当时,我国钛合金主要应用在航空领域,还没有应用于深海设备。即使在国际上,为万米级载人潜水器球壳选材也是个难题。曾有科学家断言,7000米是钛合金的应用极限。经过认真研究后,45岁的雷家峰和团队还是拿出了钛合金的方案。
“万米水深,1100多个大气压,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作为潜水器最大的耐压容器,载人球舱使用材料要求非常高,不仅要能承受万米水压,还要具有优良的塑韧性和焊接性能。极限深度要有极限制造。雷家峰和团队顶住压力,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用一年半的时间研制出了球壳模型,并在三亚进行的打压试验中一次成功。2016年,我国全海深(万米级)载人潜水器项目正式立项。
没有数据可以参考,没有路径可以依赖,雷家峰和团队只能立足自主创新,摸索前行,在工程应用中检验理论。就这样,雷家峰先后在高强钛合金的韧化机理研究、高韧性组织设计与调控技术、新型高强高韧钛合金研究等方面获得授权专利4件,以拥有自主专利的先进钛合金材料,不断冲击深海工程技术领域国际制高点,这也是国际海洋界公认的深渊探索装备的顶级挑战。
“我们在和时间赛跑。”雷家峰介绍,按照计划,我国将于2020年完成万米级载人潜水器的研制。海试的窗口期每年只有两次,还要受到海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错过往往意味着再等一年。两年多来,雷家峰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围着球壳转,跟着球壳走。
雷家峰说,工程已到关键期,这是“黎明前的黑暗”。他还开玩笑地说,参加这个工程是把人像烙饼一样反复“煎”。但是雷家峰有信心,因为我们有从“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锻炼出来的深潜科研队伍,有一砖一瓦的积累和一往无前的执著,一定能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理解,就是要把科研真正用到为国家工程服务上去。”雷家峰说,他要和全国载人深潜科研工作者一道,为创造新的“中国深度”贡献力量。(赵静)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钛镍之窗"的信息,版权均属钛镍之窗网站所有。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钛镍之窗"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为"钛镍之窗"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会尊重著作权人或互联网内容提供者的著作权。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并非出于本网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

      3、凡本网所载文章有关投资性建议和相关数据,仅供读者作为参考,使用前请核实,并请自行承担全部的风险责任。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钛镍之窗联系,电话:024-25716660 邮箱:service@tiniwindows.com

 
分类浏览
热门资讯
行业会展
企业快讯
行业标准
 
© 2014-2021 Tiniwindows.com 版权所有 辽ICP备14013372号-1 钛镍现货QQ群31463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