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骨科领域,已有专家进行3D打印“人骨”的临床试验。在今日召开的“科惠国际骨科论坛”上,骨科专家刘忠军表示,现在骨科手术中所使用的内植物可用3D打印技术批量打印,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实现“私人定制化”,使其更匹配,还可以打破进口医疗器械的垄断局面,大大降低手术成本,缓解“看病贵”问题。一旦相关政策落地,随着3D打印技术成熟,骨科医学领域或将迎来一场新的革命。
洋产品垄断致看病贵 3D打印或成破局之策
“看病贵”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而中国目前医疗设备和医疗耗材大量进口则是导致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而随着3D打印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这一局面或将得到改写。
在今日召开的“科惠国际骨科论坛”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副组长刘忠军表示,在医学领域,通过3D打印技术可实现模型制作、假肢制作,甚至能够“打印”导板工具、人体组织、器官、内植物,引起了不少医生的浓厚兴趣。
“人骨”可以用3D打印技术批量“打印”,还能“克隆”人体器官?这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事实上里面大有文章。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用塑料或粉末状金属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刘忠军教授表示,人的骨骼形态各异,而传统的工业技术根本无法制作出来,而有了3D打印技术就不一样了,只要计算机能设计出来,3D打印机就能打印出来,因此3D打印在医学上应用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在骨科上。
此外,3D打印还能打印有微孔的内植物,类似于海绵状,这在刘教授看来,这是十分让人激动的,“这个微孔对临床而言非常重要,因为有了微孔,骨头就可以长进去,与人体组织融为一体。”
3D打印技术,听起来这么“高大上”,是否也意味着价格十分高昂呢?正好相反,刘教授表示,首先3D打印所采用的材料——钛合金并不昂贵,其次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大大节省人力成本,例如制作一颗螺钉,按照传统的工艺,要先有原材料,然后再切成一段一段,可能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得到一颗螺钉,而有了3D打印技术,只需要输入数据,放入粉末,打印机就会自动打印出来,而且一次性可以生产成百上千个螺钉。
“老百姓总说看病贵,事实上做一场骨科手术,手术费并不贵,贵就贵在植入物。现在国内高端的内植入骨都依赖于进口,动辄几万几十万,一般人根本无法承受……”但刘教授表示,按照测算,通过3D打印的内植物将来会比现在临床实用的更便宜。也就意味着,3D打印技术一旦普及,病人做手术的费用将大大降低。
简单来说,刘教授认为,骨科3d打印机可以一次性快速制成复杂形状、结构和功能的物件,就像为患者量身定做一般,避免了术中出现不匹配问题,也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增加了术后肢体的固定可靠性,还能减轻患者的资金压力。
专家呼吁加快审批速度 推动创新产品惠及病人
早在2009年之前,刘忠军所在的科研团队开始关注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中的应用,并一直在注重研发3D打印、骨科金属内置物,起步非常早。2009年,经过探索后很快立项研究,在相关动物实验取得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三种手术内置物,并于2012年申请了临床实验观察。但直到现在,这一技术还在等待审批……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刘忠军带着3D打印的人骨赴会,感叹自己“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成为了媒体最为关注的人大代表之一。
刘教授告诉记者,事实上,3D打印技术在临床研究方面,中国是领先于国际水平的。他认为,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弯道超车”的机会。然而让人遗憾的是,由于审批程序太漫长,就在这期间,刘忠军眼睁睁看着美、韩、德等起步晚的国家的类似产品上市。
一方面审批过慢会阻碍科技创新,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从安全角度考虑导致审查时间过长,这两方面该如何进行平衡?刘教授认为,两方面都要并重,但不能因为可能出现的风险就进行一味的压制,不然就会失去实现“弯道超车”的时机。
李克强总理曾说过:用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对此,刘教授十分赞同,他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和举措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可以从更高层面,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或者工作小组,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政策,推进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实现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这不仅能提高医生的治疗水平,惠及病人,还能打破进口医疗器械的垄断局面,成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见习记者 奚金燕)